老年人因信息获取能力较弱、风险识别意识不足,常成为不法分子的目标,陷入 “以房养老”“虚假投资” 等债务陷阱,导致房产被抵押、养老金被挪用,甚至背负巨额债务。掌握老年人债务风险的防范方法,是守护晚年财产安全的关键。
首先,识别针对老年人的 3 类常见债务陷阱。1. “以房养老” 骗局:不法分子以 “房产抵押获取养老金” 为噱头,诱导老年人将房产抵押给非正规机构,签订 “高息借款合同”,实则将房产低价过户或拍卖,导致老年人 “房财两空” 还背负债务;2. 虚假投资债务:谎称 “投资项目高收益、零风险”,要求老年人借款投资(如 “向 XX 平台借款 10 万元投资,年收益 20%”),实际投资平台为骗局,老年人不仅血本无归,还需偿还借款;3. 亲情绑架债务:以 “子女急需资金”“孙子上学缴费” 为由,欺骗老年人向亲友或借贷平台借款,资金被挪用后,老年人被迫承担还款责任。
其次,老年人防范债务风险的 5 个实用方法。1. 重大决策必与子女沟通:涉及房产抵押、借款、投资等事项,无论对方如何游说,均需先联系子女(或信任的亲属),说明情况并听取意见,避免独自签字;例如,有人建议 “抵押房产借款养老”,需让子女核实机构资质,查看合同条款,避免陷入骗局;2. 拒绝 “口头承诺”,坚持书面合同:任何借款、投资、担保均需签订书面合同,仔细阅读条款(可请子女或社区工作人员帮忙解读),重点关注 “借款金额、利率、还款方式、违约责任”,对 “无需还款”“零风险” 等模糊表述保持警惕;3. 保护个人证件与账户:身份证、房产证、银行卡等重要证件不外借,不向陌生人泄露银行卡密码、短信验证码,不委托他人代办银行转账、贷款业务,避免被他人冒用身份借款;4. 通过正规渠道借款:如需资金,优先向子女、亲友求助,或通过银行(如工商银行、建设银行)申请 “老年人消费贷”,不通过非正规网贷平台、街头中介借款,这类渠道往往利率高、陷阱多;5. 学习基础金融知识:参加社区组织的 “老年人金融防骗讲座”,了解 “高利贷”“砍头息” 的危害,知晓 “年化利率超 15% 的借款需谨慎”,提高风险识别能力。
最后,若不慎陷入债务陷阱的应对措施。1. 立即停止后续操作:如发现投资为骗局、借款条款不合理,立即停止付款、签字,避免损失扩大;2. 收集证据报警:整理合同、转账记录、沟通录音等证据,向公安机关报案(涉嫌诈骗),同时向社区居委会、老年协会求助,获取法律援助;3. 联系子女协助处理:由子女与债权人协商,明确 “债务是否合法”,对非法债务(如高利贷、虚假借款)拒绝偿还,通过法律途径撤销无效合同,追回损失。